“鹰”之争
〖2007-10-12 10:29: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静静
加·莫德菲尼是世界“夹克衫之王”——意大利乔治·阿玛尼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关联公司,旗下男装品牌占据国际顶尖地位。这个大名鼎鼎的国际品牌,最近却与佛山一家企业产生了纠纷,双方争执的焦点是一个商标的图形——鹰图形。
加·莫德菲尼公司向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注册商标争议裁定申请书》,指他们通过市场监控系统发现广东威恒集团的注册商标“威鹏王”的图形涉嫌侵犯阿玛尼“鹰图形”的商标权。恒威集团则对此回应称,加·莫德菲尼公司的行为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鹰”之争最后谁胜谁负?答案目前尚未可知,但纷争背后带来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深思。
纠纷:佛山企业“威鹏王”商标被指侵权
日前,一份来自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要求答辩文件打破了佛山市恒威集团的平静。该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国际一线服装品牌乔治·阿玛尼下属加·莫德菲尼公司公司认为恒威集团旗下品牌“威鹏王”商标涉嫌侵权,已上诉至国家商标总局,要求国家商标评审委员裁定撤销“威鹏王”商标注册。
记者了解到,在向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提交的《注册商标争议裁定申请书》中,加·莫德菲尼公司列举了“威鹏王”商标侵权的四大“罪状”,指出“威鹏王WEIPENG及图”的构成、外形及创意,均与阿玛尼的“鹰图形”商标十分相似,表现出明显的抄袭痕迹。两个商标都是鹰图形及文字构成,从整体上看,双方商标的突出部分是鹰图形。具体而言,两只鹰都是镂空的,都是由简单的黑白相间的条纹构成,且都为向左右两边张开。因此,双方商标就外观而言高度近似。
阿玛尼:双方商标共存会导致误认误购
加·莫德菲尼公司在《申请书》中表示,“威鹏王WEIPENG及图”指定注册在国际分类第25类的“服装;鞋;帽;领带”等商品上,与其注册的类别一致,因此,双方商品在实际销售过程中会出现在相同的商业场所,面向相同的客户群体。基于双方商标的相似性,该公司有理由认为,双方商标的共存会使消费者发生混淆,导致误认误购。
记者就此采访到了加·莫德菲尼公司商标代理人尹丽小姐。她表示,“鹰图形”商标乃乔治·阿玛尼旗下品牌的商标之一,早已在马德里核准国际注册,并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00多个国家获得了商标注册保护,根据《国际商标注册马德里协定》相关规定,该商标在中国享有直接受保护权和专利权。因此,为了保护公司国际品牌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该公司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市场监控体系,随时监督调查市场是否有侵权行为。这次发现恒威公司涉嫌侵权,就是从市场监控得来的信息。
恒威回应:商标相去甚远对方另有目的
日前,记者联系到了恒威集团负责人。“恒威集团作为一个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民族原创品牌,我们何须借助人家的名气?”恒威集团的负责人表示。
他指出,被争议的“威鹏王”的标志图形与阿玛尼 “鹰图形”相去甚远。“我们可以将两个商标放在一起对比,‘阿玛尼’的‘鹰图形’是由抽象几何图形构成,平面感较强;而‘威鹏王’商标图形更像一只振翅欲飞的大鹏,立体感更强。与阿玛尼的‘鹰图形’无论是字义还是外形,完全都不一样。”该负责人这样表示。
该负责人说,他们上世纪80年代便开始使用“威鹏”的文字、图形商标。2003年,他们考虑到以后业务拓展的需要,避免以后被人抢注,他们于是又注册了“威鹏王”商标,其商标除了文字与原来的“威鹏”商标差了一个字外,其他的图形等构成要件完全一样。但在成功注册该商标后,恒威集团根本就没有使用过“威鹏王”的商标。
“对一个我们根本没有使用过的商标进行指控,这是为什么呢?”该负责人说,“威鹏”服饰1989年就注册了,而阿玛尼“鹰图形”商标申请中国保护是在1995年,比“威鹏”注册晚了近6年,因此“威鹏”商标是绝对不可能对加·莫德菲尼公司的鹰商标造成侵权的。但是,“威鹏王”商标在2003年前后注册,这晚于加·莫德菲尼公司的鹰商标在中国的注册时间。正是由于“威鹏”商标与“威鹏王”商标在图形上是一样的,“威鹏王”商标一旦被国家商标总局撤销,那也意味着恒威集团也不能使用“威鹏”商标中的图形了。“这也许才是加·莫德菲尼公司的真正意图所在!”
国家商标总局:会依程序公平公正处理
记者就此事件咨询了国家商标总局相关部门,接受咨询的工作人员表示,该起纠纷中是否构成侵权目前尚无定论,国家对商标注册及保护都有一套严格的评审程序,届时一定会依照程序进行严格评审,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处理。
据该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商标法实施细则》规定,已注册商标如果确实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近似,且可能损害驰名商标注册人权益的,自注册日起5年内,驰名商标注册人可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予以撤销,但恶意注册不受时间限制;而如果将该商标使用在非类似商品上,且会暗示该商品与驰名商标注册人存在某种联系,从而可能损害驰名商标注册人权益的,驰名商标注册人可自知道和应该知道之日起2年内,请求工商管理机关制止。
“无论是国际品牌还是民族品牌,我们都会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按照严格的评审制度与程序进行评估,如果确实发现有侵权行为,也会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该工作人员表示。
专家观点
判断商标是否侵权须考虑多重因素
有着多年知识产权案件代理经验的广东通法正承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树林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单从外观来看,两个商标的图标都是以自然界的普遍事物——鹰作为参考点,但是表现手法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他个人认为两个商标并不一定有近似性。
“但外观没有近似性并不意味着一定不侵权。”王树林补充道,判断一个商标是否侵权须考虑多重要素,主要有商标的近似性、使用方式、是否有恶意等几个方面。
从使用方式上说,商标本身会不会引导别人对另一商标产生混淆,关键在于使用的过程是否加注辅助性的说明,从而引起与其他公司的关联和误导、联想等;从是否有恶意来说,要看商标拥有者是否有用不正当的手段来抢注册他人已经在使用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商标的意图。
启示 国际竞争纠纷在所难免
在纷争背后,中国民族企业可以得到一些什么样的启示?王树林表示,现在越来越多国内本土企业屡屡遭遇“国际知识产权纠纷”门,一方面由于国内企业起步晚,底子薄,在知识产权及品牌发展保护方面没有积累。另一方面由于国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而我们的企业很少走出国门,但在“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本土品牌企业与国际品牌企业产生纠纷与冲突也是在所难免。
“因此,企业一方面应该及早加强知识产权自我保护,另一方面遇到纠纷也不用害怕,应当理直气壮地跟他们打下去。”王树林鼓励企业家们。
对策 企业应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
“目前很多国内企业在申请商标时,都没有想到一些长远的事情。至少有两件事情我们一定要考虑的,一是自己的商标是否完整,是否与他人商标类似,二是商标是否与自己今后十年乃至二十年的长远规划协调。”王树林说,商标是一个品牌的基本载体。在申请商标时,应找专门的顾问机构去申请,做到文字、图标尽量不与他人重复,做到让竞争方无懈可击。
企业一定要注意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另外,还一定要注意商标的国际申请。佛山很多企业从一开始就与国际市场联系在一起,不管是做加工起家还是贸易起家,最终很多企业还是要做自己的品牌,商标的国际申请是不可少的前瞻之举。
(记者上官建庆 刘艺明)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