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特色品牌被人“盯梢” 抢注促警醒

〖2007-9-20 11:42: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静静
 


    四川成都的谭某,以自然人身份,一口气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两个有关“红谷滩”的商标。消息披露后,许多江西省南昌人致电本报表示担忧——谭某一旦注册成功,是否所有冠名“红谷滩”的称谓,都必须更名?这样,无疑将引发一系列的震动。 

    记者请教了熟悉我国《商标法》的专家。专家表示,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原本冠以“红谷滩”称谓的地名、单位和企业,仍可作为企业名称继续使用。但在今后的使用中,将受到诸多限制。 

    抢注·影响 “红谷滩”仍可沿用但受限制 

    据江西省商标事务所主任吴洪平介绍,“红谷滩”商标如果被注册成功,并不意味着和“红谷滩”一词沾边的所有街道、场所和企业全部要改名。之前命名的,仍可以继续沿用。但是在“红谷滩”商标公告后,只要在谭某注册范围内的“银行、保险、商场、酒店、幼儿园、养老院”等20项领域内,使用“红谷滩”冠名均是禁止的。 

    吴举例说,如果在“红谷滩”的商标公示之前,就有一个“红谷滩酒店”。到谭某成功注册后,“红谷滩酒店”的名字虽然可以继续叫下去,但是却不能再开第二家“红谷滩酒店”了,即使以加盟的方式开店,也会被视为商标侵权。 

    此时,“红谷滩酒店”沿用的“红谷滩”一词,仅仅是作为企业名称,而非其拥有的商标了。在对外宣传的过程中,“红谷滩酒店”也不得突出使用“红谷滩”一词,即使在印刷宣传册时,也不得突出字体大小和颜色,否则将面临侵权和误导的指控。 

    企业名称权和商标权两者是不同的:比如“乔家栅食品有限公司”是企业名,而“乔家栅”则是另一家公司的月饼商标。 

    抢注·调查 “江中”“汇仁”等商标也被盯上 

    “没有申请,就不具有商标权,我国商标法遵循的是申请在先的原则。”省工商局商标处副调研员孙志高说,本土知名的商标被抢注的事情并不鲜见,早期的有“草珊瑚”、近期的有藠头之乡的“生米”(尚在申报审批中)。 

    “还有深圳一家公司,利用香港不同的法律体系,一口气注册了国内近200个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包括江西的泰豪、江中、汇仁等等。考虑到这些品牌的影响力和被抢注后的严重后果,国家商标局已经和香港方面协调处理此事,这是典型的恶意注册。” 

    抢注·反思 南昌村镇品牌应未雨绸缪 

    军山湖出螃蟹,文港笔美名扬,生米藠头叫得响。近年来,南昌积极引导县区乡镇发展“一村一品”,成效显著,仅进贤县就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一只蟹、一根针、一盆花、一瓶酒、一朵菇、一支笔、一张网产业集群。 

    “新建县生米镇是全国有名的藠头之乡,但最后却被当地的一位浙江商人申请注册了‘生米’的商标。”吴洪平说,许多本土的特色商品,为了突出自己的原产地,喜欢使用当地的地名作为产品的名称,久而久之,渐渐形成了独有的品牌。“红谷滩”遭抢注就是一个教训。我国《商标法》规定:“县级以上行政区域不得作为商标”,而这些乡镇品牌由于不符合该规定,都不能受到《商标法》的保护。因此,在打造品牌之初,这些乡镇就应该申请自己的注册商标。 

    “并不是宣传了的,就是自己的,也并非谁宣传最早,叫得最响就是谁的。本土特色产品更要提前申请注册商标,否则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胜利果实,却被他人轻松窃取了。”孙志高说,管理者和经营者必须扭转观念,在推广产品之初就未雨绸缪,绷紧商标保护的弦,这样才能避免一味“亡羊补牢”损失惨重。(记者 朱智勇)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