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是“神话”

〖2007-9-14 11:25: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静静
 


   “有一天,你拿着5块钱上街,却再也买不到盗版软件。这种情况完全可能发生在不久之后的中国,因为,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环境正实实在在地发生改变。”9月8日,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上,北京华旗资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天,出席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的中外嘉宾,以“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神话与现实”为议题,就知识经济和知识产权保护展开热烈对话。自今年4月美国将我国的知识产权和出版物著作权诉诸到WTO争端解决机制以来,我国的知识产权问题已经上升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 “中国正在恢复知识产权大国地位”

 “过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中国一直是知识产权方面的超级大国。现在,中国正在恢复原来的地位。”美国信息产业机构驻华首席代表Greg Shea在发言中表示。

熟悉中国历史的Greg Shea同时指出,产权概念近代才诞生于西方,并不是中国传统的一部分,但中国目前正在努力应对这个观念的挑战,以便在知识产权的价值链上从低端走往高端。

事实上,自1979年我国刑法开始保护商标专用权,中外合资企业法开始承认知识产权是财产权以来,20多年不断立法与修法,尤其是加入WTO前为符合国际条约要求而进行的“大修补”,已经使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基本完备”甚至“超高”了。近年来,中国政府多次加大了对盗版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并已将保护知识产权确立为国家战略。

今年4月,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办公室发布的《2007年中国保护知识产权行动计划》宣布,将在10个方面、采取267项具体措施,全面保护知识产权。这10个方面计划涉及立法、执法、审判、机制建设、宣传、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多个方面。

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对产权保护的意识也在迅速提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境内的专利申请数量增长迅速,在过去10年中,我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增长了5倍。2006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全球排名第13位。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认识到,知识产权是现代商业的核心,是一个企业成长的内在要求。

“一个新兴的成长型企业,如果要尽快做大做强,就必须要在这个行业中‘吃肉’。要‘吃肉’,就要拥有知识产权,这样才能获得更高的利益,才能快速成长。”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上,大连路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肖志国如此比喻。目前,路明独立研发出的全新LED的发光材料体系,已经拥有了一整套完善的专利保护体系和网络。

必须看到,世界上许多专利制度都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之前就创立的,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才走过了短短20多年。客观而言,目前除了有企业自身因素外,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还存在着多头管理、维权成本高、考核评价体系不甚科学等体制“瓶颈”。

不要让保护成为“陷阱”

 “正如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我们提倡专利保护,但也不能为了专利而专利,或者搞‘恶意注册’。” 肖志国对本报记者表示。

2005年,海信商标遭德国西门子公司抢注案,就曾在国内激起巨大反响。事实上,不论是海信的商标之争,还是MP3和EVD的专利费等问题,都暴露出我国企业正面临跨国公司层层“包围”。

 “最重要的是,不能保护过度,让保护阻碍科技进步。”科研人员出身的肖志国,向记者强调。他希望建立一种平衡的创新方式,即适度保护知识产权,既不保护过头,也不要保护不足。

  在今年4月举行的“中国保护知识产权高层论坛”上,IBM全球副总裁卡拉·诺斯沃指出,目前很多组织和机构都被单一供应商的技术、战略、升级的不兼容性和定价决策所深深束缚着,这种缺少竞争的局面制约了创新,同时也增加了开支。一个多元化的知识产权模式是相当重要的。

事实上,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正成为个别跨国公司“跑马圈地”、实现垄断的工具。商务部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跨国公司每年专利申请量占我国总专利申请量的30%。2004年,我国的发明专利申请为13万件,其中一半来自跨国公司。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也要谨防日益密集的专利“陷阱”。

目前,我国《反垄断法》的出台,有望对这种滥用知识产权的非法垄断行为,进行有效的制约,为正常的市场竞争扫除障碍。

肖志国还告诉记者,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同样也存在被侵权的案例。国内打假,海外维权,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

以“合作创新”促产权保护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备受重视。在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开幕式上,温家宝总理重申,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绝不会改变,将会为各国企业特别是成长型企业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包括加强保护知识产权。

“对于我们已经取得的成绩,国际社会应该是鼓励,而不是一味打压、扭曲。”冯军对记者坦言:“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都非常重视研发和保护知识产权,但有些国际媒体却从来只进行负面报道,对中国企业来说很不公平”。

事实上,一些遵纪守法的中国企业,已经成为这种不公正舆论环境的受害者。今年3月,在德国汉诺威国际展览会上,拥有400多项专利的“爱国者”MP3等一些新产品竟然被一家外国公司轻率地“断定”为盗版产品。尽管事后证明是误会,却也叫华旗苦笑不已。

冯军呼吁,国际社会应该换个角度看中国,和中国政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进程,从而获得最大的在华利益。他介绍说,在华旗,一直遵循着一条“1+1=11”的创新与合作的模式,即方向相同,定位不同的两个1相加,可以获得最佳的结果——11,从而实现增值,最终实现合作伙伴合理利益的满足与共同成长的机会。在冯军看来,这个理念,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同样适用。国际社会和中国政府虽然定位不同,但目的一致,完全可以更好地携手合作。

卡拉·诺斯沃则明确指出,企业应对知识产权要寻求一种平衡的做法。在IBM看来,要确保未来在中国和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保护”并不是全部,合作创新才是关键所在。(记者 徐庭娅)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