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希曼”祸起低价销售
〖2007-9-7 13:15: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白兔
50家供应商联合投诉,工商、物价部门接到举报进行调查,北京戴希曼鞋城这回好像搞大了。
戴希曼鞋城从筹备到开业,风波一直不断。从被指控商标侵权,冒充“德国血统”受到工商部门调查,到涉嫌“恶炒”发布虚假招聘广告,都深受媒体“青睐”,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近日,戴希曼鞋城又因为低于成本价销售各品牌鞋,遭到供应商的集体抵制,并向有关部门举报了戴希曼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日前,北京戴希曼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因涉嫌不正当竞争被西城区工商、发改委物价科调查。
供应商集体抵制戴希曼
8月18日,戴希曼鞋城正式对外营业,并赫然打出同样产品便宜50%的口号。就在同一天,戴希曼又以楼层高为由,向供应商发出求助函,称戴希曼鞋城在动物园金开利德的6、7、8层,想要把顾客引到这么高的楼层,仅仅依靠价格便宜50%竞争力仍然是不够的。因此,需要在短期内作出低于成本价销售的决定,奥康、沙驰、皮尔卡丹、鳄鱼恤、卡帝乐鳄鱼、花花公子、梦特娇等50个品牌鞋零售价必须要低于成本价10元。
戴希曼承诺价格便宜50%,已经给很多知名品牌供应商带来了很大压力。而非要低于成本价销售这一行为,则引起全体供应商极大的不满和坚决反对。8月27日,几十家品牌供应商联名向戴西曼发出“停止供货”公告,称戴希曼非要低于成本价销售,扰乱了京城鞋业市场,损害了供应商品牌形象。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十几个品牌的供应商停止了对戴希曼的供货。花花公子、圣大保罗、皮尔卡丹、奥康、鳄鱼等知名品牌也均在联名抵制名单里。
在多次交涉无果的情况下,供应商又向工商、物价部门举报了戴希曼的不正当行为。
工商接到举报到戴希曼核查
9月3日、4日,西城工商局和西城区发改委物价科分别来到了戴希曼鞋城检查核实投诉情况。工商人员在卖场里摄录了沙驰、皮尔卡丹、梦特娇、花花公子等著名品牌在戴希曼鞋城的销售价格,发现在别的大型商场售价都在五六百元的品牌鞋,在这里的售价只有100元-200元。
工商部门在向戴希曼公司提取了进货协议后,传令公司领导到工商局接受调查。
记者为证实价格,特意到大红门批发城,以开店进货的名义了解到一款某名牌的鞋批发价是210元,而在戴希曼鞋城,同样品牌、同样款式的鞋标价却只有206元。
工商执法人员称,“戴希曼鞋城价格低毋庸置疑,但是否是低于成本价销售,涉及不正当竞争还要深入核实。”
供应商和戴希曼联合炒作?
几经周折,记者联系到了戴希曼鞋城采购部经理王良。当记者问及戴希曼鞋城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是否是自我炒作行为时,王良没有作正面回答,只向记者表示,戴希曼鞋城因为楼层高等不利因素,采取低价销售是短时间的促销行为,并不是长久之计。至于这种低价促销行为会持续多长时间,王良表示,这是商业秘密不方便透露。
但据代理商张先生透露,在协商过程中,戴希曼向他表明,短期促销行为的时间是2到3个月。
品牌价值论pk适者生存论
浙江某品牌皮鞋供应商表示,供应商给商场和鞋城的进货价都是一样的,而整个鞋业市场对某品牌的需求量是固定的。从短期来看,戴希曼的行为对供货商的利润没有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商场是知名品牌形象的代表,鞋城的低价销售必定会影响到品牌的形象,最终影响品牌的提升。
而戴希曼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层经理说,鞋业的价格链中,批发价只占零售价格的35%左右,供应商的费用和利润占20%左右,商场的加价率为30%,其他是一些杂费,所以戴希曼低于市场价50%销售是完全有可能的。从长远来看这会是一条鞋业发展的新路。
中国皮鞋协会一位官员表示,鞋业价格大战并非是国家倡导的发展趋势,戴希曼的出现激起新的一轮价格大战是市场不成熟的表现。不可否认,低于成本价进行销售在短期内使广大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但从长期来看,品牌损失了其内在的品牌价值、品牌形象,最终会损害到他们的利润,损害国家品牌形象的发展。(记者 吴涛)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