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先生在《腾野先生》里提到的胶菜,如今已连续两年卖到了50元一棵的价钱,这样的事情在胶菜的原产地山东省胶州市已不算新鲜事了。
农民们说,这得益于胶州市局着力推进的“商标兴农”工作。
胶菜其实就是胶州大白菜,据考证,胶州大白菜栽种历史已有1000多年了,作为胶州的特产之一,不仅在国内享有声誉,在国外也早有盛名。之前,由于当地农民对品牌农业缺乏保护意识,销售上又混同于普通大白菜,胶菜实际上优质却并不优价。
2004年8月,胶州局指导成立了胶州市大白菜协会,由协会作为主体资格注册人向国家商标局提出“胶州大白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请。同时,及时联系市局、省局、商标局等有关业务上级,为该商标的注册申请提供全方位的业务帮助,直至该商标于2006年4月7日注册成功。“胶州大白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成功注册,也使胶州大白菜原产地农民的土地效益飙升,每亩地的产值由4500元增长到3.5万元左右,增长了7倍多,胶州大白菜连续两年都卖到50元一棵。
其实,胶州白菜的丰产创收仅仅是胶州“商标兴农”工作的一个缩影。
胶州市地处胶州湾畔,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造就了独特的生物品种,使当地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其中以胶州大白菜、土豆、羊角椒、大花生等最为有名。这些农副产品种植面积广泛,产量丰硕,但由于受人们对商标品牌作用意义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对品牌运作缺乏经验等因素影响,致使品牌农业发展一直徘徊不前。
为切实改变这一现状,胶州市编制了胶州市品牌发展三年规划,决定在全市实施商标战略,同时开展了商标“进农村、促发展”等活动。
紧接着,胶州市对农副产品也进行了梳理排队,制定了农副产品发展目录,特别对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大、注册条件非常齐备、具备争创农业名牌的农产品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以大白菜、土豆、植物油等区域特色农业为重点领域,以涉农经济组织为重点对象,积极帮助和扶持其争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驰、著名商标,并为农产品商标提供商标设计、咨询查询、填报材料到申请注册各环节的全方位服务。
截止到目前,胶州市有41家企业及协会共注册农产品商标59件,农产品市场上涌现了“清光”瓜子、“胶白”蔬菜、“柏兰”香油、“品品好”植物油、“北梁”水果等影响较大的农产品注册商标,其中“胶州大白菜”证明商标成为青岛地区第一件原产地证明商标。2003年至今,农产品商标注册的增幅达到300%。
名牌树立起来了,保护也是关键。该市近来又开展了以保护“胶州大白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主的“打假维权护三农”行动,加大了对所有农产品商标的保护力度,与5家著名商标企业和1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单位建立了打假维权协作网,帮助企业建立专门的打假机构,发挥企业熟悉市场和产品、鉴别商品真伪快捷的优势,及时向工商部门报告案源,增强案件查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与公安、质检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通报打击农产品商标侵权行为方面的情况和做法。定期开展拉网式专项检查,严厉查处侵犯著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案件。共查获侵犯农产品商标侵权假冒案件13起, 没收销毁侵权商标标识2000余套,有力的保护了农产品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为“商标兴农”战略的实施撑起了“保护伞”。
(记者张凯 张文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