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字号”授牌 杭21家老字号获金字招牌
〖2006-12-20 11:14: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保儒
中新浙江网12月20日电 昨天(19日),国家商务部在北京举行首批中华老字号授牌仪式。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的“张小泉”、杭州胡庆余堂国药号有限公司的“胡庆余堂”、浙江致中和酒业有限公司的“致中和”等38家浙江省的“老字号”获得授牌。据浙江省老字号协会秘书长丁惠敏介绍,商务部此次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共有430家,浙江省为38家,在全国排名第三。其中,杭州21家老字号获此殊荣,位居浙江省榜首,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三(北京第一、上海第二)。在授牌仪式上,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亲自为张小泉、胡庆余堂、利群三家杭州企业的代表授金字招牌。
“中华老字号”有其特定含义
商务部表示,“中华老字号”认定是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的基础。
商务部将“中华老字号”定义为:“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并提出了“拥有商标所有权或使用权,品牌创立于1956年(含)以前,有传承的独特产品、技艺或服务”等7个认定条件。
有关人士表示,将争取通过三年时间认定1000家“中华老字号”,并重点培育一批“名牌老字号”。
杭州21家老字号企业获殊荣
有关人士介绍,第一批老字号企业虽然覆盖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由于历史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第一批合格企业又呈现出相对集中的趋势,其中以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天津为多。
在我省的上榜名单中,又以杭州地区最多:胡庆余堂国药号、张小泉剪刀、方回春堂国药馆、民生药业、王星记扇业、杭州楼外楼、毛源昌、杭州知味观、华东大药房、杭州西泠印社、邵芝岩笔庄、山外山菜馆、杭州朱养心药业、信源首饰店、致中和酒业、五味和、解百、震元堂、张同泰等21家企业。
杭州老字号用法律保护自己
由于老字号具备广泛的品牌影响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侵权行为时有发生,老字号要懂得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这其中,杭州、上海两地张小泉商标与字号侵权纷争颇受关注。此次侵权纷争持续了7年之久。
杭州张小泉,1964年取得张小泉文字与剪刀图形组合的“张小泉牌”注册商标,1997年该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上海张小泉刀剪总店,1956年成立,1987年注册登记了“泉字牌”商标。杭州张小泉发现上海刀剪总店在其产品以及包装、标牌上直接使用“上海张小泉”字样标识后,于是,一纸诉状告到杭州市中院。
今年8月,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收到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的终审判决,上海张小泉刀剪总店在其产品及包装、标牌上突出使用“上海张小泉”字样标识,属侵犯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拥有的“张小泉”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上海张小泉刀剪总店被判赔偿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经济损失8万元。
上榜老字号发展前景良好
商务部表示,获得授牌的老字号都挺具有代表性。企业涉及食品及其加工、餐饮、住宿、零售、医药、服务业、工艺美术、纺织、印刷等行业,其中不乏一批如同仁堂、全聚德、茅台、五粮液、稻香村、张小泉、恒源祥、吴裕泰等人们耳熟能详,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基本囊括了目前我国老字号的精英。
这些老字号的优势之一便是“知识产权明晰”。评审中特别注重对自主知识产权的审核,要求企业拥有商标所有权或使用权,相关手续齐全且无争议。从评审结果看,合格企业均能通过商标注册对企业品牌进行依法保护,部分企业在全部45个类别对其商标进行了防御性注册,实行通类保护;有的企业已经在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商标注册,有效避免了知识产权问题对企业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
这些老字号的发展前景良好。经专家对申报企业财务资料的严格审核,此次合格企业均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其中注册资金超过500万元的约占25%;员工人数超过100人的约占70%;2005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的约占60%。(作者:沈俏静、赵永久)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