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商标资源屡被抢注,企业深受商标缺失之痛
〖2006-11-24 23:32: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尔尔
海南商标资源频繁被人抢注,造成诸多商标资源本地企业不能注册和使用,很多本地企业不得不承受商标缺失之痛。如今这一现象已经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记者昨天(23日)从海南省工商局了解到,为改变此现状,目前省工商部门已专题报告省政府,建议采取多种手段引导发展注册商标。
企业深受商标资源被抢注之痛
记者昨天从省工商局了解到,截至2006年10月,全省注册商标总量达12218件,平均6家企业拥有1件注册商标,其中,中国驰名商标9件,省著名商标150件。椰树、椰岛、椰风等中国驰名商标企业和省著名企业不仅成功树立自身形象、开拓市场,同时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企业和主力军。
采访中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痛心告诉记者:“虽有诸多注册商标带动本土企业成功发展的例子,但从整体来说,本省企业的商标意识还是淡薄,因此,频频发生本岛地理标志资源被抢注的事情。”
该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虽然省内有不少注册商标成功带动企业经济发展的案例,但从整体来说,本省企业还是存在商标意识淡薄,对商标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的缺陷。因此,频频发生商标资源被抢注的事情。海南作为“健康岛”概念的首创者,“健康岛”的商标资源却被外省企业抢注,“嘉积”、“五指山”等本省地理标志资源也被外省成功抢注,使得当地企业不能注册和使用,而不得不承受着商标缺失之痛。
非公企业创名牌一次奖10万元
据了解,为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挖掘和培育海南省商标品牌,海南省工商部门充分发挥工商、农业、卫生、商务、食品药品监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引导商标注册和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提升海南省注册商标总量。并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利用知名品牌、传统品牌、当地特色和优质资源,引导和鼓励企业申报认定著名商标、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海南省政府从今年开始执行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明确提出:对于非公有制企业生产的产品被认定为驰名商标或者中国名牌产品的,由省政府一次性给予1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对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或者省名牌产品的,由省政府一次性给予3万元人民币的奖励。
海南全面实施商标发展战略
海南工商部门积极开发地方资源,培育和发展知名品牌,把本地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实施“注册一个商标,发展一家企业,富裕一方群众”的商标发展战略。海南省工商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文昌鸡、嘉积鸭、东山羊、和乐蟹”这些具有海南特色的四大名菜,以及“临高乳猪”、“五指山树仔菜”、“永兴红荔枝”、“白石岭槟榔”等地方特色资源都被培育注册为商标。其中,文昌鸡、临高乳猪、五指山树仔菜等已打入香港市场,参与了国际市场竞争。商标品牌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其中“琼中绿橙”商标的成功注册是一典型范例,据琼中县宣传部叶部长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琼中县绿橙在岛内的市场年销售额仅为80万元左右,在注册“琼中绿橙”商标后,成为了海南省第一个进入全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同时,也成功打开了在岛外的市场,去年年销售额达到了7000多万元,极大激发了当地人种植绿橙的积极性,市场竞争力也越来越强劲。(姜飞 陈萍)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