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来:保护知识产权是国家战略
〖2006-11-15 16:30: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江丽
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昨日(14日)与来访的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参加了第五届中美知识产权圆桌会议。薄熙来表示,中国政府已将保护知识产权确立为国家战略,将对盗版侵权行为予以毫不留情的处罚。他还强调,综合考虑服务贸易、美国对华投资等因素,中美经贸合作的利益关系是基本平衡的。
薄熙来在主旨演讲中向与会来宾介绍了中国近年来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所取得的成效。据他介绍,2005年,全国公安机关以侵犯知识产权罪罪名立案侦办的案件达1799起,同比上升52%;破案1470起,同比上升46%;抓获犯罪嫌疑人2119人,同比上升56%,涉案总价值12.8亿元,同比上升366%。
中国监察机关2005年批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嫌疑人845人,同比上升40.4%;起诉968人,同比上升51.7%。中国各级法院2005年共审结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505件,比2004年上升31.2%。1999年至2005年,每年受理的案件数和判决人犯数都逐年递增,翻了3倍多。目前全国已有50个城市建立了综合性的知识产权举报投诉中心。今年,投诉中心共接受举报15000多件。
薄熙来指出,知识产权保护是世界性问题,如据美国电影协会统计,去年全球范围的电影盗版让美国损失了61亿美元,其中来自中国的盗版仅占2.4亿美元。中方欢迎美方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出积极建议,但不应夸大问题,希望中美双方在该领域进一步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
在谈到中美贸易时,薄熙来表示,当前中国对美货物贸易有一定顺差,但近年来美对华出口增长迅速。中国已成为美国棉花、大豆等重要农产品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在中美贸易中,美进口商、零售商获得利润远高于中国的出口商和生产商,简言之,中国赢得了顺差,美国却赢得了利润。
薄熙来强调,中美经贸合作的利益关系是基本平衡的,正因为比较平衡,才能持续发展。中国对美出口主要以货物贸易为主,但美在服务贸易领域更具优势。美国企业还以资本输出的形式分享了更多的中国市场份额。计算双方的利益关系,既要看货物贸易,更要看以多种形式分享市场的份额。
薄熙来说,中国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开放,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奉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吸收外资,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也将进一步完善利用外资的产业导向政策。中国的市场将更加扩大和开放,去年中国国内市场容量约为2.6万亿美元,2010年将接近4万亿美元。美国企业只要发挥优势,把握机遇,就会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多的份额,中美经贸合作的未来将是令人鼓舞的。
古铁雷斯在圆桌会议上表示,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他希望能有“更快、更好”的进展。他在开幕式致辞中说,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很棘手,但中方正表现出越来越多的能力去应对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
据他介绍,中美双方已加强涉及多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执法合作,包括查处了一桩涉外的制贩假“达菲”药品案件。另外,中国法院还保护了一些著名美国企业的商标权和专利权,例如星巴克;中方还首次在校园中采取行动打击盗版大学教材;自今年7月以来,360多家企业因为涉嫌盗版音像制品被收回了营业执照;中国政府还发布通告,要求所有进口或生产的计算机都提前安装合法的操作系统软件,这明显改善了软件的盗版情况。
古铁雷斯说,一个互惠互利的经贸关系取决于很多因素,而知识产权保护正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因素。他同时表示,希望中国政府近期可以在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包括降低对商业盗版及伪造活动的行为人进行犯罪起诉的门槛;允许更多的音像制品进入市场;加入相关国家的行列,将其工厂的光盘样本与追踪盗版光盘源头的国际实验室进行分享。 (记者 黄继汇)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