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回报催生一批商标炒家
〖2006-11-13 12:26: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刘丹
连日来,济南一家酒厂和齐鲁电视台围绕“小么哥”商标的“口水之争”引起了济南市民对商标的极大关注。据了解,早在“小么哥”被抢注前,齐鲁电视台的《拉呱》栏目商标也被人在瓜子、话梅、葡萄干等食品上注册。
据业内人士分析,之所以屡屡出现商标被抢注事件,关键是“利”字在里面:注册一个商标只要2000元左右,而一倒手可能卖到数万元。诱人的“钱景”催生了不少抢注商标的炒家。记者了解到,自2002年允许个人注册商标后,山东省越来越多具有投资头脑的个人,已投身到注册商标的潮流中。
去年奥组委刚公布吉祥物“福娃”,第二天一大早,济南某大学的学生明永飞就到一家商标事务所,申请注册“福娃”商标。记者获悉,今年春,他已将该商标以数万元的价格卖出。最近,他又在瓜子、话梅等食品上申请注册“拉呱”商标。
据说,济南个人拥有商标最多的是鲁明先生。现在,他已拥有260多个商标。这些年他注册商标已花去十几万元。鲁先生表示,他不是盲目地注册,而是形成一个系列。这样做是因为他认识到商标的价值。但他不会将商标直接出售,而是找人合作,将来商标也可作价入股。
11月7日上午,记者采访了济南一家商标代理公司的刘经理,刘经理认为,像自然人注册“小么哥”商标的目的大都不是为了从事生产经营,而是先将其抢注下来,等将来以高价转让。从他们掌握的情况来看,去年以来,济南出现了不少以转让商标为业的“职业注标人”。他们每天从报纸、电视、网络上了解一些新事物、新现象和新名词,并在第一时间将一些在未来有可能升值的关键词注册成商标。例如,当“超女”去年火爆全国的时候,马上就有人注册“超女”、“PK”等;当“神六”升天的时候,很多人又开始抢注“神六”、“海胜”、“俊龙”等,有些人甚至将“神七”、“神八”等关键词也注册了下来。
记者了解到,《商标法》修改后,个人可申请注册商标。一些嗅觉灵敏的人看到其中的商机,“商标炒家”开始涌现。越来越多的人将注册商标当作一种投资。
但济南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提醒,不少人看到商标投资具有“投机性”,便以盈利为目的“搭便车”,注册与知名商标十分类似的商标,实际上这种做法的风险性很大,极有可能在名牌企业前来打假的风暴中一败涂地,“赔了夫人又折兵”。若属于“恶意抢注”,还存在日后被他人提出异议,导致最终被撤销申请的可能,从而血本无归。(记者 孙覆海)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