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家品牌”走出国门

〖2006-11-7 22:58: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尔尔
 


    日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正式通过青岛田横渔民刘宗晓申请的“千里岩”牌商标啦!这是即墨市众多海产品企业中第一个在国外注册的“洋商标”,从此田横农家赤贝漂洋过海,直接走上了日本高档酒店的餐桌。 

    田横镇山海资源丰富。十几年前,该镇周戈庄村渔民刘宗晓在“自家门口上”注册开办起了民营企业青岛海昌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海参养殖和海洋捕捞。“田横地区的赤贝肉质鲜嫩,色泽好,生命力强,从94年起,我们主要销往日本,因为一直没形成品牌,根本进不了大商场。”11月5日上午,65岁的渔民刘宗晓站在公司门口,一边指挥着装卸即将发往日本的3吨赤贝,一边喜逐颜开地告诉我们:“现在好了,有了国际商标这张通行证,赤贝价格一下子涨到6美元1公斤,竟比日本同类产品高出20%,各大超市、酒店、家庭供不应求!”预计其年销量将突破50吨,年销售收入突破1000万元。 

    “一个品牌能够提升一方经济的竞争力,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农民要增收,离不开农产品品牌的创建,只有这样才会拥有更大的市场占有率,更充分地体现出产品的优质优价!”田横镇党委书记、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工委书记宋宗军讲。 

    渔民刘宗晓的现象在田横绝非个例。三年前,该镇便开始走品牌化经营之路,指导种植、养殖大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打造“农”字号商标。成熟一个品种、形成一个品牌,积极为农产品融入大市场争取“通行证”。从“田横祭海节”到“喜行渔舍”渔家游,从“千里岩”、“明惠山庄”、“长门岩”、“田横岛”等10余个海产品商标,到“西凤山”粉条、“田横”茶叶等7个农产品商标,还有6个地方特色产品商标正在申请中……品牌的力量逐渐显现,目前该镇的生态农产品已走进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产品畅销国内外,更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和吸引外地游客的一道“金字招牌”。据统计,该镇海产品年收入达1.7亿元,比未注册商标之前增加收入3800多万元。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