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地”商标不怕再遭“克隆”
〖2006-10-30 13:55: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尔尔
28日,记者从上海市工商局召开的“服务商标与上海现代服务业研讨会”上获悉,困惑多时的“新天地”终于摆脱了被人“克隆”的烦恼,有了自己的服务商标,他们的经营活动都将受到法律保护。
“上海新天地”,注册前后“两重天”
据了解,“新天地”在上海问世之后,很快就闻名全国,但烦恼也不期而至。
由于经营者未及时注册服务商标,他们创下的“新天地”得不到法律保护,于是“南京新天地”、“北京新天地”接踵而来,在不少消费者中引发了误会。
这一状况引起了工商部门的重视,经市、区两级工商部门的共同努力,注册成功了“上海新天地”商标。
少了商标,服务企业“明吃亏”
其实,有不少服务企业都遭遇过“上海新天地”的经历,有的饭店经营得红红火火,于是,一模一样的店招就毫无顾忌地挂起来,让消费者辨不出真假。忽视对服务商标的注册,使不少服务企业明吃亏。
据工商部门调查分析,多种原因造成了服务企业对商标注册的忽视。有些企业对服务商标的概念不明确,商标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服务商标的运作能力差。商标的培育和发展需要长期投入,但部分企业经营者目光短视,为追求小利不顾商标信誉,滥用商标许可,致使有些商标不断走下坡路。
现代服务业企业只有重视自身服务商标的注册、保护、管理和运作,才能防止他人侵占自己苦心经营的商标权利。商标作为一种民事权利,应引起企业足够的重视。对服务商标注册问题、使用中的纠纷以及企业商标运作问题,应投入足够的人、财、物去解决,为企业长远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
现代服务业,商标不能成“短腿”
目前上海共有注册商标10万件,其中服务商标1.4万件,扣除其中一些由工业企业跨类别注册的服务商标,剩下约1万件,仅占注册商标总量的10%。本市共有企业60余万户,平均6户企业拥有1件注册商标;而目前本市的商业服务企业已达25万多户,平均25户才拥有1件注册服务商标。服务企业平均拥有的注册商标量仅是生产企业的四分之一。在已认定的380件上海市著名商标中,服务商标只有70件,仅占17%;在上海现有46件中国驰名商标中,服务商标只有3件,仅占总量的6.5%。这与上海现代服务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不相吻合。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