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重庆鸡公煲”七成找错人家(图)
〖2006-10-27 14:13: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延梅
就如曾经风靡的巴比馒头,重庆鸡公煲火了。目前全市挂牌“重庆鸡公煲”的餐饮店已近400家,这还不包括兼营的饮食店。由于搞不清楚这么多的“重庆鸡公煲”有何不同,碰到问题的顾客就将投诉电话打进了重庆鸡公煲正规连锁店。“如果当初起店名时加上品牌,如果早一点把‘鸡公煲’的商标注册下来,现在就不会这么头疼了。”作为第一家获许经营“重庆鸡公煲”的口齿留香餐饮管理公司,目前接到70%以上的投诉电话都是顾客的“误投诉”。客户关系部经理张翼飞表示,公司的商标注册已进入最后阶段,将用法律手段维护权益。
跟风
“重庆鸡公煲”一街开5家
吴江路69号,这是沪上第一家重庆鸡公煲诞生的地方,是在2002年由香港的陈先生开办的。而如今,在这条仅200米左右长的小街上,挂着“重庆鸡公煲”店名的饮食店竟多达5家。更令陈先生哭笑不得的是,其他店家的招牌也和自己的一样。
据陈先生介绍,是一次旅行让他接触到了重庆鸡公煲,并决定把这个重庆小吃带到上海。2002年开第一家店时,他所经营的公司已拥有各类中西式快餐连锁店近千家,“当时只是想试试,所以取名马虎了点,没想到今天会火成这样。”
把鸡放在小砂锅里,加上花椒、红辣椒等配料熬汤放在明炉上烧着,吃完鸡后,还可以用这汤水来烫蔬菜、肉类吃。这种既像菜又像火锅的小吃很快在申城火起来,近一二年内,重庆鸡公煲遍地开花。据了解,目前全市挂牌“重庆鸡公煲”的餐饮店已将近400家,而这还不包括在其他经营之外兼营重庆鸡公煲的饮食店。
取得重庆鸡公煲在沪经营权的口齿留香餐饮管理公司客户关系部经理张翼飞告诉记者,公司在2002年底就获得了特许经营许可证,目前旗下拥有的重庆鸡公煲连锁店在90家左右。但早在去年,公司就已停止开发上海地区的连锁店业务,转投广州、北京等一线城市甚至海外。“连锁业有个行规,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重复开店就属于恶性竞争,现在那么多的重庆鸡公煲2/3以上不是我们的,这连锁生意还怎么做?”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沪经营重庆鸡公煲的共有三大餐饮连锁,除“口齿留香”外,还有吴氏餐饮以及亚拉迪餐饮。来自“口齿留香”的数据显示,三家的市场份额已占到全市鸡公煲的80%左右。当记者以加盟者身份致电另两家公司时,有接线员甚至表示“现在你在上海看到的重庆鸡公煲都是我们的”。
尴尬
70%以上投诉找上门
今年9月中旬,包小姐和几个朋友在虹口区凉城路上的一家重庆鸡公煲用餐后,第二天众人就上吐下泻,经医院诊断为不洁食物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包小姐经过回忆,想起当时店里装酱料的容器很脏,很有可能这就是致病元凶。
包小姐按照网站搜索到的重庆鸡公煲连锁电话,找到了口齿留香餐饮公司。“谁知客服一口咬定那家不是他们的连锁店,我当时觉得是托词,就跟客服争了起来。”包小姐告诉记者,要不是后来她再查了一下发票和店面登记号,她还真不知道重庆鸡公煲连锁店还分那么多家餐饮公司。
事实上,这样的客户投诉已非一两个。对此,张翼飞颇感无奈,虽然客服人员会尽量解释问题餐厅不属于公司的连锁范围,可往往客户一句“为什么都是‘重庆鸡公煲’”就让人无言以对。
张翼飞说,由于公司较早就投入了网站建设和推广,所以一般客户很容易在互联网上搜索到他们公司。而目前根据客服接到的投诉电话统计显示,有70%以上均是食客到别家“重庆鸡公煲”消费后发生问题的误投诉。
维权
商标注册进入最后阶段
据了解,目前重庆鸡公煲连锁经营收取的加盟费参差不齐,5000元、6000元、8000元各不相等,而“口齿留香”的加盟费最低也要1.2万元。对于这样的差别,张翼飞解释说,这是由于公司除统一管理、配送原料外,还会定期进行海报、平面广告等宣传。
让张翼飞倍感尴尬的是,目前公司每年在优惠、推广及宣传上的花费都在60万元左右,可没想到这样的巨额投入最终竟变成“为他人做嫁衣”。遍地开花的重庆鸡公煲不仅在店门标牌上来个“拷贝不走样”,就连宣传单、海报、优惠券等,也用的是他们刚推出没几天的版本。
“现在注册虽然晚了点,但公司在取得注册商标后,将尽快采取各种法律手段维护权益。”张翼飞告诉记者,此前由于“重庆鸡公煲”在注册时,“重庆”二字有侵犯地名权之嫌,所以公司一度延缓了注册,但目前包括他们的“射箭鸡”图案商标和鸡公煲的相关文字商标,都已进入最后注册阶段。
业内分析
经营者应有品牌保护意识
上海市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林宪表示,目前中国餐饮连锁正因为缺乏健全的市场管理机制以及健康的投资意识,在品牌经营上才会屡屡受挫,造成了中国餐饮无品牌的现状。
他指出,餐饮行业的投资者常常抱着跑短线投资的心理,加上快速消费的营销策略,因此在经营上不遵守市场规范,缺乏审批程序上的考虑,缺乏品牌意识,不注意品牌上的自我保护,更以“逃避市场约束”为目的,最容易造成一夜暴富却缺乏后劲,最终兵败城下的结果。
林宪认为,除了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更严格的监管体系,防止餐饮品牌在审批程序上出现漏洞外,各餐饮企业经营者也应树立起法律保护意识,利用相关组织或行业协会进行相互监管,以健全一个品牌塑造体系。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式饮食连锁缺乏核心技术也是造成跟风者众多的一个原因。“一个优质品牌的诞生往往依据优质产品的不可替代性,但‘鸡公煲’显然不具备这一点,如同前几年昙花一现的‘巴比馒头’和‘土家烧饼’一样,太容易被复制的产品是很难杜绝仿冒跟风的。”
前车之鉴
“巴比馒头”纠纷
2003年,刘会平在上海创立巴比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但因未及时注册商标,先后遭到上海科比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南京巴比公司以及上海巴比公司三家侵权,刘会平3年内卷入3场纠纷案。
“土家烧饼”兴衰
2005年3月,武汉人晏琳开出首家“掉渣儿”土家烧饼店,“掉渣渣”、“土掉渣”、“香渣儿”、“香渣渣”等随即跟风而来。之后,曾经风靡的土家烧饼利润越来越低、市场越来越小。2005年12月中旬,“掉渣儿”旗下6家加盟店要求退还加盟费用,并提起诉讼。2006年3月起,土家烧饼无奈退市。(记者潘之漪 范筱明)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