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时光铸就商标硬度 爱心的士“失”与“得”

〖2006-10-26 9:40: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静静
 



    不久前,大连市出租汽车管理处党委书记王维斌接到一个电话,对方是位姓张的老太太:“我要找顾庆泰,我要还他钱!”原来,老人因为眼睛不好,到上海治疗,每天打车前往医院。某日,一位司机绕弯多要了她5元钱。张老太便教训起这位司机:“我们大连的爱心司机,遇见我这样的老弱病残乘客都免费,你倒好,还宰客!”一席话说得司机低下了头,乖乖退了钱,还说:“大连的哥文明,我们也知道!” 

  张老太回到大连后,寻思自己虽然在上海司机面前自豪地谈论大连的爱心司机,实际上还没跟他们打过交道,就查到了爱心车队的电话打过去:“我想给我的老妈妈扫墓,你们能给我出趟车吗?”顾庆泰二话没说,与另一位爱心司机一起来到老人家,忙活了一个上午,出了车,扫了墓,又将老人送回家。老人下车时要付车费,顾庆泰说:“按规定,您这个岁数且眼睛不好的老人,我们不收费。”愣是走了。 

  于是,有了开头那一幕。 

  8年来,这样的小故事在爱心车队里发生过无数次。记者亦多次报道他们的善举,但是报道之后,却不由得产生一个疑问:一个劲地讲奉献,时常免费出车,爱心司机们能赚到钱吗?他们的付出是否与收获画等号? 

  8年时光铸就商标硬度 

  虽然王维斌书记最终联系到了顾庆泰,表达了张老太还车费的决心,顾庆泰还是没有去拿这笔钱。昨日,他告诉记者说,从1998年爱心车队组建,到2003年注册“顾庆泰爱心的士”商标至今,爱心司机们始终坚持着最初的宗旨。8年来,他们已经数不清免去过多少老弱病残乘客的车费,记不清免费拉老红军、小巷总理、外来民工、教师、孤寡老人、残疾人逛景办事多少趟,免费接送过多少高考生,捐过多少善款,免费为服装节、残运会出过多少趟车……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坚持,铸造了“爱心的士”的硬度。 

  “当初组建爱心车队,目的就是通过我们的优质服务,树立行业标杆,对不正之风予以鞭笞。”顾庆泰说。事实上,8年来,大连出租车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有目共睹,已经成为大连文明的一大窗口,难怪提起“大连的哥”,许多外地游客都要竖起大拇指。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