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名景商标告急之反思
〖2006-10-23 16:26: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刘丹
昨天(22日)深夜,国家商标局评审委员会的几名成员才从天柱山回到合肥,此行是为了“天柱山”的商标争议问题:福建一家林场抢注了“天柱山”的旅游商标,并发函至安徽省工商局要求查处安徽的天柱山,禁止其使用“天柱山”旅游品牌。在安徽省工商局的指导下,安徽潜山天柱山管委会向国家商标局提出异议。国家商标局评委一行在安徽还了解到:目前已知安徽名景点有西递、宏村、太平湖、新安江、天柱山、齐云山、天堂寨、敬亭山等被外省抢注,在186处安徽重点旅游景区中,被外省抢注的各类商标约有700多件,安徽名景点自己注册的只有100多件。
省商标协会的专家称:从新商标法的规定来说,任何自然人都可以申请注册商标,按照申请在先原则,谁先申请,商标就归谁所有。旅游景点的商标一旦被他人抢注成功,景区将失去商标专用权,相关的服务项目将不得不改名,或者要花大价钱从抢注者手中买回来,后果十分严重。就像“天柱山”这样。
老子故宫两县两个待遇
昨日,记者还从安徽省旅游局获悉,河南鹿邑县与安徽涡阳县相距不过30多公里,多年来一直在争“老子故里”之称。但现在,鹿邑县财政拨出20万元,围绕“老子”、“老子故里”等进行了商标注册和保护,目前已向国家商标局申请相关48类、上千个商标的使用权。记者随即电至涡阳县,了解到当地能查到的只有数十种与“老子”有关的商标,都是已有产品的民营企业申请的,与政府行为无关。
令记者最感震惊的是:鹿邑县的太清宫已被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涡阳的天静宫现在竟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都不是,据了解,是当地文物部门在天静宫建设问题上有不同看法。
政府花钱是为招商引资
记者随后联系上鹿邑县委宣传部负责人,对花20万元为“老子”申请注册全类商标,当地政府认为值:“这些商标一旦批下来,就归我们县所有,到时可以有偿转让或无偿转让,用来招商引资。”
对于旅游区商标被抢注,安徽省旅游局和安徽省工商局曾联手调研过,调研中有人感叹“安徽人太本分守规,非要有产品才去注册商标,根本没想到过要超前注册。”其参与调研的办公室调研员于天厚建议:在打好旅游品牌保卫战的同时,也要抢注有市场前景和商业价值的冠名和商标。举个例子,六安市可以更名为大别山市,并抢先“注册”,因为大别山名气大,旅游潜力巨大,宁西铁路通车,大别山市站进入游客将不亚于黄山、九华山。四川的中甸改叫香格里拉后,游客大增,也有利于招商引资,一举多得。
“八字两撇”赶快同时走
对此,安徽省著名区域经济专家程必定认为:河南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注重旅游的品牌了。在与河南之争中,安徽的缺点是只“争”,没有着重去“做”产业,“八字两撇”中少了一撇,只有又“争”又“做”,才能有第三步:发展。合肥与河南的“包公之争”,合肥也不如河南做得好。但安徽方面还可以“差异性发展”,在合法的情况下享用中华民族的“公共资源”。
安徽省商标局专家称:目前安徽大多被抢注的景点还不懂商标法,还没有像“天柱山”那样向国家商标局提出异议;另外当地政府在保护拯救名景地商标战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