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为中国企业的必修课

〖2006-10-19 21:28: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尔尔
 


    中企“走出去”面临知识产权挑战

  ■当前,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行将结束。中国制造业本身已经开始面临日益激烈的挑战。在新形势下,我国的企业以怎样的姿态走向世界,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迈进呢?

  从中国制造过渡到中国创造,知识产权是关键。知识产权(IP)的概念是非常广泛的,包括品牌、商标、版权,还有商业秘密、商业模式、商业标准等。IP拥有量的多少,是区分制造与创造的最主要标志,一个国家拥有的IP太少,它的产业或者企业在国际分工中就只能扮演初级加工者的角色。广东省社科院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林平凡指出,由于中国企业传统文化中对知识产权缺乏重视,导致在国际市场中遇到不少麻烦和问题。

  中国制造业的困局

  中国内地有越来越多公司向海外拓展业务,这是不可阻挡的经济全球化趋势,这些企业将不可避免地遇到知识产权一类的法律问题。

  中国制造业至今还是以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其产品主要还是处在全球工业链的低附加值部分,技术水平和利润率还是偏低。集中于低端劳工密集型的产业造成了对进口能源和原材料的高度依赖。而且,我国大量制成品的出口,甚至像鞋、衣帽这些简单的商品,都刺激了欧美保护主义情绪的不断高涨,使中国成为反倾销的靶子。中国过去20余年来低成本、薄利润的传统制造业已经难以为继。与此同时,挑起知识产权诉讼打击竞争对手,已成为国际商业活动的一项游戏规则,不少中国企业在迈向国际化的时候,知识产权问题成为他们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例如,利用知识产权作为强硬的武器来加大竞争优势,是美国商业环境的重要特点,出口美国的中国企业必然会面临这些法律问题。

  与西方发达国家知识产权走过了几百年不同,中国从1985年4月实施专利法,建立知识产权体系才20年。因此知识产权对中国人来讲仍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中国的企业家们不仅没有利用好这个强硬的武器,反而频频成为受害者。林平凡研究员认为,自主创新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占有很大比例,因此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容忽视。由于一些企业对知识产权重视不够,维权意识差,频频遭到知识产权被侵犯的问题。这样一来最直接的影响是导致产品的设计和研发成本大大提高了。

  知识产权保护需与创新同步

  从有形的中国制造到无形的中国创造,是我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新生内涵。要实现这一转型,需要技术进步与创新、知识产权投资与保护。

  目前一些“走出去”的企业开始逐步熟悉并应对来自国际市场知识产权的重重挑战。华为等中国高新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举措和机制,引起了中外法律界人士的兴趣。成立于1988年的华为公司,3年前经历过一场与美国思科的知识产权诉讼,一年后双方以协议方式和平解决。

  但是,并不是中国所有企业都拥有这样强大的力量,大多数企业对知识产权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准备。专家认为,要鼓励创新就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现在企业对于知识产权基本知识已初步具备,接下来就要更多地考虑如何对知识产权加强管理、加强实际运作,尤其是参与国际化运作等问题。

  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在不去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的同时,也要确保自己的知识产权不被侵犯。

  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林平凡研究员认为,这需要政府部门与企业的共同努力。政府方面,需要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体系和运作体系,同时也要加大有关方面的宣传力度,使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深入人心。而企业家们也应做到与国际接轨,充分了解国际上有关知识产权的情况,不了解的要及时培训,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和加强有关方面的意识。同时企业要做到持续创新,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重视知识产权,并不是因为外界给我们压力,而是因为知识产权保护从根本上符合中国最大的利益和长远利益。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我们就不可能有活跃的创造活动,“独立自主创新”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从个人和企业来说,参与研发的动力就会大大地减少。

  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破冰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注重从源头开始,加紧创建由中国人自身发起的全球行业技术标准。国际技术标准是产业链的制高点,也是全球市场竞争的关键“话语权”。目前由中国制定的国际技术标准寥寥无几。

  包括美的等著名品牌在内的12家广东家电企业,12日宣布加入中国企业自发成立的“闪联”技术联盟,同时基于“闪联”标准的新一代高清电视也正式推出。这标志着完全由中国企业制定的“闪联”技术标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8月中旬,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源自中国企业的“闪联”技术标准提案已获国际标准化组织高票通过,有可能成为全球率先问世的3C国际标准。

  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签发的正式通知,“闪联”国际标准提案在由20个国家参加的表决中获得了19票,美、英、法、德等11个国家还明确表示希望加盟“闪联”,并将其作为这些国家3C融合的衡量标准。3C是计算机、通讯和消费电子产品的简称,被视为IT产业的核心,但由于技术标准难以统一,这三类产品的互联互通一直存在巨大障碍。(黄彩燕)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