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18年的商标图案被人剽窃

〖2006-10-19 11:29: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静静
 


   “影月”商标拥有人陈志华好郁闷

   “我们的‘影月’商标已使用18年,我们企业生产的‘影月’牌藕粉在市场上相当有名气,没想到商标图案最近被人剽窃了,剽窃者以与我们‘影月’商标一模一样的图案和商标名称,向国家商标局提出申请注册有关咖啡、糖、茶、月饼、蜂蜜等的商标。”17日下午,浙江金华市影月食品有限公司经理陈志华来到本报向反映情况。

   (一)

    据介绍,金华生产藕粉历史悠久,清代后期就有人用野生藕加工藕粉。20世纪60年代起,金华推广改良藕,产量和出粉率均高于野生藕。但在1966年以前,金华生产的藕粉都靠手工操作,1966年以后有了机制藕粉。以后随着改良藕扩大栽培和加工技术的进步,金华藕粉产量大增。据有关资料介绍,1970年金华藕粉产量达480吨,居全国首位。1987年,金华机制藕粉产量达180吨,销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及海外市场。
   
    陈志华说,他们的“影月”商标是1989年8月获得国家商标局批准注册的;1999年8月经批准得以续展。1997年,“影月”商标被评为金华市知名商标。“影月”牌西湖藕粉曾在1999年浙江省第五届中国国际日用消费品博览会、第八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2001年,“影月”牌西湖藕粉还荣获“浙江省地产名品”荣誉称号。

    “前几年,因为金华产的藕粉在外包装上印有“XX”牌西湖藕粉字样,结果杭州市的藕粉企业与金华市几家藕粉企业就‘西湖’两字的冠名权打了一场官司,因受影响,金华藕粉产销量急剧下降。但‘影月’牌藕粉还是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陈志华说,几年前,杭州市一家食品厂的厂长数次找他父亲陈法木商量,想买他们的“影月”商标图案,因为“影月”商标图案被设计成一轮圆月的图形,上面还有西湖及三潭印月,图案漂亮,寓意又好。陈法木表示出再高的价也不卖,因为这只商标是他精心设计并凝聚了10多年培育的心血。

   (二)

    陈志华说,去年下半年以来,他考虑企业今后发展路子要拓宽,还打算生产月饼等其他食品。与父亲等人商量后,他打算先为企业准备生产的食品再注册一只“影月”商标,可是前段时间却发现有人已抢在他之前向国家商标局递交了“影月”商标的注册申请。对方注册的商标图案和名称竟然与他现有的“影月”商标图案一模一样,而且有关商品注册内容也与他原先设想扩大生产的内容有许多相同之处。

    记者上中国商标网搜索,果然看到东阳市吴宁镇(街道)白云里坞门村一个叫黄声香的人向国家商标局递交了“影月”商标注册申请,目前该商标正在“待审”中。

    陈志华说,据他后来了解,这个黄声香竟然是他一个朋友的亲戚。他这个朋友叫陈某,在义乌市场摆的摊位与他们公司的摊位相邻。他平时对这个朋友无话不谈,曾与这个朋友谈起过“影月”商标的来历,也谈过自己打算生产新产品的设想。最近他发现“影月”商标图案被人剽窃后,曾问过这个朋友。对方矢口否认,只承认注册申请人是自己的亲戚。

   (三)

    前天下午,记者设法查到了黄声香家的电话号码,可是打了七八个电话都没人接。昨天上午8时左右,陈志华给记者来电,说前天晚上他已打电话到黄声香家,接电话的好像就是他那个朋友。他怀疑黄声香和陈某某是他那个朋友的父母,可是朋友在电话中不承认。后来他老婆再打电话过去,对方才承认是一家人。但对方说:“现在申请都申请了,我们也向律师咨询过,在国家商标局审批下来公告前,你也不可能对我们怎么样,以后你不要再来烦我们了。”

    为进一步了解情况,记者昨日上午打电话到陈某某家,一个女的接了电话。记者问:“你是黄声香吗?”对方说:“不是。”当记者说起“影月”商标的事,对方连忙说“我不是黄声香”,就挂断了电话。

    记者又打电话给陈某。陈某称,黄声香是他的堂婶婶,并说堂婶婶、堂叔叔注册商标的事与他无关,“你们以后不要再来啰唆了,如果他(指陈志华)好的话,我们还可以商量一下怎么还给他,不好的话就不要再来烦了”。

    陈志华对记者说,得知自己公司的“影月”商标图案被剽窃后,他父亲好几次骂他,说要不是他多嘴,别人也不会瞄上“影月”商标,惹出这么多麻烦。为此,陈志华懊恼不已,他表示绝不会放弃苦心经营了18年的“影月”商标。 (记者 刘小娟)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