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风塘”亟待商标归属权 纷争早有历史
〖2006-6-20 14:54: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小鸟
近段时间,叫着不同名字,却都打着“避风塘”招牌的饮料外卖店在郑州遍地开花。而记者在采访中竟然发现,“避风塘”这三个字已经被国家工商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最终裁定为“不宜作为商标在餐饮等服务上注册”。所以,现在名目繁多的“避风塘”外卖店随意使用这三个字却不算违法。虽然引发了市场混乱,但这种不合理的衍生还在继续……
“避风塘”纷争早有历史
关于“避风塘”的商标官司,最早可以溯源到六年前。1999年6月,拥有“避风塘”服务商标排他使用权的上海避风塘美食有限公司以侵犯企业名称权为由,向上海市长宁区工商行政管理局递交了一封控告信,要求工商部门查处侵权行为。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正在经营“避风塘风味料理”的餐饮业主们迅速予以反击。1999年8月,几家“避风塘风味料理”经营主联合向国家工商局商标评审委员会递交了要求撤销“避风塘”商标的申请书。他们认为,“避风塘”是风味料理的名称,早在申请注册之前,就被香港、大陆等地餐饮业业主比较广泛地使用,它不应由某家餐馆独占。
商标评审委员会最终裁定:“避风塘”并非独创性字词。它是餐饮行业内约定俗成并广泛使用的一种特色风味菜肴名称,将其注册为商标形成独占将妨碍其他经营者的正常经营活动,违反了《商标法》第8条的有关规定,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竞争的行为准则。综上所述:“避风塘”作为一种风味料理的名称,不应由一家独占,不宜作为商标在餐饮等服务上注册。
一分为二南北抗衡
1998年,上海避风塘茶楼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避风塘茶楼)成立,开创了“欢乐无限时、畅饮无限量”的运营模式,并迅速以“家般感觉”的休闲方式赢得众多年轻人的青睐。紧接着,上海避风塘以连锁加盟的模式快速完成扩张,一时间风靡大、中城市。
沈阳避风塘作为上海避风塘在上海市外的第一家加盟店,是以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开设茶楼的独家特许代理商身份出现的。然而,随着运营的进一步扩张,上海避风塘与沈阳避风塘之间的矛盾凸现。据沈阳避风塘茶楼董事长李一宁接受媒体采访时所称,上海避风塘茶楼私自在哈尔滨开设一家避风塘茶楼,违反了两家签署的协约。而另一方面,作为东北特许加盟店,沈阳避风塘茶楼也私自在东北三省开设多家未经上海总部备案的加盟店,两家避风塘矛盾日趋激烈。
2004年下半年,两家茶楼正式分手,李一宁带领沈阳三家避风塘茶楼退出连锁加盟,重新在北京申请了“避风塘”商标和图形商标,注册了沈阳避风塘茶楼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避风塘茶楼),但至今注册的正式批文还没有下发。两家公司至此兵分两路、各自为营、南北对抗。
此时,分别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以下简称黄埔店)、文化路(以下简称文化路店)的两家避风塘茶楼也就此归属不同的东家。黄埔店隶属于上海避风塘茶楼,文化路店则隶属于沈阳避风塘茶楼。
“高回报”引得加盟者排队
2005年初,上海、沈阳两家茶楼分别推出“街客”、“街景”两个外卖加盟品牌,并以其高额利润跑马圈地般迅速扩张。
“别看就这么大点店,花了我五万多块钱呢。”最早加盟沈阳避风塘茶楼“街景”外卖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小店只有不到5平米的面积,位置也选在郑州市郊的航海路上,但还是花了不小的一笔投资。
“尽管投资不小,但收益也很可观。”张先生笑着表示,拿避风塘卖得最火的珍珠奶茶为例,500毫升一杯售价在3元,其成本却不会超过1.5元。按照张先生店目前的销量,平均每天销售饮料200杯,一个月就可以得到9000元的利润。
在黄埔店排了半天队,记者才见到他们的外卖加盟店负责人王经理,而王经理给记者的时间只有半个小时,因为在记者之后,还有数人排队等待与王经理接洽加盟事宜。
而在文化路店的加盟部,记者同样遭遇了排队等待、限时讲解的情形。
“子孙”扩张无度
在黄埔店,王经理提供给记者的是一份上海自由人茶楼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加盟报价单,而该单上注明记者要加盟的品牌为“自由人”。“我们要加盟的不应该是上海避风塘茶楼有限公司的‘街客’吗?”面对记者的疑问,王经理表示,“加盟‘街客’的加盟费要高得多,大概要十万块钱左右。”
原来,上海自由人茶楼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是黄埔店老总注册的一家公司,虽然属于上海避风塘茶楼有限公司的加盟店,但他又独自拥有“自由人”这个外卖品牌。现在加盟郑州黄埔店的全部是使用“自由人”品牌。
无独有偶,记者在商都信息港的二手交易版面发现了这样一条信息,“小生意,赚大钱!年利10万!!避风塘多年资深技术及营销策划人士为你传授正宗上海避风塘奶茶以及其它上百种冷热饮品技术。同时可无偿提供店面选址、设计装修、设备原料采购、营销策划等全方位指导,教你合理合法利用避风塘品牌。 技术转让费仅需3000元。开店预计总 投资10000元左右”。
按照上面提供的联系方式,记者找到了这位3000块钱即可合理合法利用避风塘品牌的张先生。“避风塘是没有注册商标的,谁都可以用,你只要学到上海避风塘的制作技术就可以了。”张先生在电话里这样告诉记者。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下,张先生透露自己原本就是黄埔店的员工,而且自己也加盟的有“自由人”的外卖店,现在又创立了加盟品牌“雪兰避风塘”,“技术绝对可以保证”。
听记者尚在怀疑,张先生迟疑了一会儿告诉记者,可以到畜牧路去看看店。
“嫡系旁支”贴身肉搏
在畜牧路上短短200米的距离内,记者看到了4家主营珍珠奶茶的饮品外卖店。分别打着“自由人避风塘”、“雪兰避风塘”、“艾弥尔避风塘”甜品饮料吧以及“康乐塘”饮品吧。其中“雪兰避风塘”的门头上甚至还有上海自由人餐饮有限公司所特有的“大中国”地图。记者在各家分别买了“避风塘”主打的原味珍珠奶茶,口感也确实不相上下。
“艾弥尔避风塘”的老板声称自己原来长期在沈阳避风塘茶楼文化路店前台做吧员,现在还是他们那里的股东之一,这家店便是由文化路店授权给他做的。“这里我说了算,想加盟‘艾弥尔’只要几千块钱就可以了。”这位老板这样告诉记者。
而在东风路文化路口到东风路园田路口不远的距离中,记者看到了6家“自由人”、“街景”等该类饮品店。其中,“自由人”、“街景”各有两家,“这样近的距离,如何能保证收益?”记者的质疑在黄埔店、文化路店的加盟部负责人处换来的都是一阵轻笑。用黄埔店王经理的说法,这种饮品在繁华地段的辐射面积只有50米,像东风路这样聚集了轻院、财院两大院校,加之桃李园居住的上万学生,这么几家店并不算多。
“我就是因为这个决定不做了的。”曾经打算加盟“避风塘”的王小姐这样告诉记者。她说,自己原本也是看好“避风塘”外卖这一项目,才开始对两家比对想加盟的,没想到比来比去反倒把加盟的信心给比没了。“承诺的选址做不到,最多就是你选好位置她来看一眼就决定行或是不行;商圈保护做得也不好,有自由人的地方街景就想跟上,有街景的地方自由人也想跟上。两个品牌竞争,最终受伤害的是我们加盟者。”
“避风塘”亟待找到归属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关于“避风塘”最初的商标之争,学术界不少专家都认为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裁判不够客观。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副主任李顺德研究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根据《香港澳门百科大典》等有关资料的解释或标注,“避风塘”一词是香港地区对避风港湾的通用称谓,其含义为“使出入香港的帆船、舢板等有安全的避风地方”,不是香港“水上街市”的名称。它不属于商标法里规定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因此注册为服务商标是不违法的。“避风塘”作为服务商标注册、使用时,不会形成对“避风塘”一词的非法垄断使用,也不能禁止他人以“避风塘炒蟹”和“避风塘炒虾”作为菜肴名称进行餐饮服务的经营活动。
而河南省营销协会的有关专家更是表示,“避风塘”商标没有归属权是导致这样纷乱状况发生的根本。目前郑州饮品市场的这一状况说明, 在奶茶及其他相关饮品外卖市场,“避风塘”三个字因为消费者的认可已经成为最值钱的品牌。没有商标注册的保护以及良好的品牌保护意识,市场混乱的状况就不可能避免。(记者 龚瑾)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