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炒卖“领跑”汽车商标能否一夜暴富?

〖2005-9-12 13:54: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小成
 一家商标网站上近日登出的一则公告引起了人们关注:公开拍卖“领跑”汽车商标,拍卖底价4001万元!

    从未使用过的商标竟开出如此天价,是否有些离谱?是炒作还是另有原因?

    “刀郎”商标要3000万元拍卖,“老鼠爱大米”被注册成商标在网上叫价7000万元……花2000元注册一个商标,转手可以卖到几百万甚至千万元。

    时下商标被吹得仿佛只要注册了一个热点名词,就可以从此坐拥巨额财富。是否真的如此?

    ●一个商标叫价4001万元:创意的价值?

    本报记者通过电话辗转联系上了拍卖人吴先生——南京一家商标事务所总经理。这次拍卖的“领跑”汽车商标,他在7月份刚刚拿到注册证书,总共有40多个类别,将汽车、饮料、电脑、轮胎等一网打尽。

    “好的商标是财富之门的入场券,事业的良好开端将从拥有一个好的商标开始。”吴先生认为,优秀的商标能使特定的商品提前品牌化,在市场营销中能事半功倍;定下4001万元的拍卖底价,也不完全是为了炒作。2003年,北京现代仅仅是为了从浙江民营企业手上买到“现代”商标使用权就花费了4000万。从内涵和可发挥的意义来看,“领跑”商标寓意车主能够领先时代、超越未来,在竞争中独占鳌头,用在汽车上不会逊色于“现代”这个商标,所以他特意把底价定在4001万元。

    除了商标事务所头衔之外,吴先生还是一家酒业公司总经理助理、高级工程师,是具有22年阅历的酒界资深人士。几年前他将目光聚焦在有文化底蕴的商标策划上,从近万个创意中大海捞针式地“捞”出近500个有价值的商标申请注册,建立自己的商标库,目前结束审批程序的已超过200个。注册一个商标的单纯成本是1000多元,此外还有价格不菲的代理费,他至少已花费了七八十万元,这还不包括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吴先生说,光词典就翻了五遍。为了省下手续费,吴先生索性自己开了个商标事务所。目前,他所持有的商标数量在全国持商标的个人中排名前三,有人称其为商标“狂人”。但他的感觉好像是挖到了一座原始金矿,这其中的文化潜能一旦释放出来,应该能创造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完全可以叩开财富之门。

    ●能卖上几万元的商标不多此前的“刀郎”商标要价3000万元拍卖,“老鼠爱大米”被注册成商标在网上叫价7000万,“芙蓉姐姐”、“超级女声”也被炒得沸沸扬扬……天价叫卖的热门商标,真的会有人来慷慨买单吗?花2000元注册一个商标,转手可以卖到几百万甚至千万,这是一个创造财富的“神话”,还仅仅是一些人的痴心妄想呢?

    业内人士透露,虽然成功交易的商标往往带来一定的利润,但是目前的信息反馈显示,商标成功交易案例并不多。资深商标人、红徽知识产权连锁机构总裁廖俊铭告诉本报记者,据他十多年的“道听途说”,一般商标转让的成交价没有定数,不但要看买方的重视程度,而且要看卖方的技巧,而这技巧可归纳为付出的“脑汁”和“心血”,多数卖得几千或近万元,能够以几万元卖出已属不易。

    有人断言,“领跑”汽车商标要能卖1万元,拍卖人就该偷笑了。

    “商标的名称和设计只能决定‘标’的好坏,却不能决定商品和服务的好坏。”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刘春田教授认为,商标是一种标记,目的是为了区分商品和服务的来源。作为一种区分的符号,如果没有实物做载体,它就不具有任何意义,也就是一文不值。所以说,商标并不是简单的图形、文字或设计,而是用来表示商品、服务的记号,像耐克的标志,如果不与特定的耐克产品相连,它就只是一个“对勾”。

    其实,炒商标背后隐藏的是对商业利益的追求。商标利益是由其价值和稀缺性决定的。一个商标必须与相关产品结合在一起,经过长时间的美誉度积累才能发挥品牌效应,才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另一个需要冷静接受的事实是,生成商标的社会资源是很多的,商标在生成过程中融入的知识劳动价值却是有限的,这也决定了商标的价格不可能高得离谱。真正意义上的商标,尤其是世界知名商标几乎没有一个是“拍卖”来的。“可口可乐”、“海尔”等品牌是在长期坚持质量、信誉和独特性过程中,由市场逐步认可、在消费者忠诚度基础上自然形成的。

    ●炒商标并非一本万利一些动辄叫价几百万、上千万元的商标不过是炒作而已,商标转让市场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火爆,绝大多数天价叫卖的商标因找不到“买主”而被闲置起来,开价3000万的“刀郎”商标降到300万至今也无人问津。2003年韩国现代集团以4000万元的价格从章鹏飞手中买走“现代”汽车商标,这只是一个极其偶然和特殊的例子。主要是因为韩国“现代” 要想进入中国,必须拥有“现代”商标的使用权,否则,会影响其全球品牌战略。

    业内人士称,由于注册商标程序复杂,一个商标注册下来至少得一年半,商家为省事花几万元买商标是有可能的,天价叫卖的热门商标其实很少有人来慷慨买单。

    相反,“炒商标”的风险却不小。首先炒商标需要一定的资金,1992年,章鹏飞以企业名义注册100多个“现代”商标,覆盖房产、工业、商贸、家电等43类,花20多万元。目前注册一个商标成本2000元左右包括代理费。但是,如果申请的商标没有被核准,2000元就是打了水漂,因为所交的商标申请费不会被退回,一次注册数十个商标,费用并不少。炒商标需要专业知识和智慧,在很大程度上要考验一个人的判断力,还要考验他的耐心。一个商标是否具有价值,能否完成转让,是受很多制约因素限制的。要把商标“倒卖”出去,劳心费力是少不了的。以为注册了一个热点名词商标,别人就非得扛着成麻袋的钱求他卖,几乎是不可能的。按照《商标法》的规定,3年之内商标没有投入使用,就可能被撤销。这也就意味着3年之内如果没有“卖”出去,最终就会两手空空。

    [相关新闻:见本网2005-8-20 日报道《 商标没用过,叫价4001万 》或请使用行业信息搜索功能,输入关键词--4001万]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