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复制出九千年前中国古酒

〖2005-7-29 13:42: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小成
 
    贾湖村民的“贾湖”情结

  28日下午,《郑州晚报》独家责任记者赶到了贾湖遗址所在地北舞渡镇贾湖村,记者给村委会主任贾滴溜带去美国酿出“贾湖城酒”的消息时,他的抱怨明显大过了吃惊。“实际上,这几年,我们贾湖村的好东西已经被注册完了。”他狠狠抽了一口烟。

  据其介绍,在贾湖遗址在中国考古界声名鹊起之后,“贾湖笛”、“贾湖”油漆、“贾湖”酒等商标先后被当地或者外地私人及企业注册,村民们总感觉“贾湖”是自己的,听说贾湖商标被注册后,就责问村干部为什么没有保护好。

  这些说法也得到了北舞渡镇复镇长马文峰的证实,他说:“我们很早就想着要怎么保护这个贾湖品牌,首先想到的就是注册商标,但政策不允许以村的名义注册,而且注册需要资金,事情就搁置下来。” 

  “这些年,我们为保护贾湖遗址付出了很多。”贾滴留领着记者在贾湖遗址范围内转悠,记者看到,“贾湖遗址”碑立在村里一道大堤之上,两侧在遗址范围内的土地由于特别要求不准盖房,而显得有些空旷。据介绍,多年来,当地人已经形成了“贾湖的东西不能动”的习惯。在划定的将近百亩范围内,村民从未再建过房子,再载过一棵树,再动过一寸土。 

  2003年,在村里小学被撤并之后,村委会在学校二楼的一间屋子里开辟了一个小小的遗址展馆,里面收藏了10多件出土文物的复制品。贾滴留说,来看的人不多,但它毕竟是个事儿。 “我们有心保护,但村民们懂的东西不多,毕竟有限。”贾滴留说。

  地方文化产业开发的一次反思

  尽管当地文物部门与贾湖村村民们尚未听到美国方面的解释,但他们在遗憾之余,也对“要回配方”不抱希望。“我们总感觉到自己的什么被侵犯了,被人拿走了,但又说不上,究竟是什么被拿走了。所以,我们对他们(美国)毫无办法。”当地一位干部说。

  “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动作非常快,意识很超前。”县博物馆馆长于恒召认为,酒几乎是贾湖遗址中最有开发前景的一个文化资源,但现在先手已经被别人占了。

  而中国科技大学张居中教授也告诉《郑州晚报》独家责任记者,美国方面的做法虽然有些突兀,但因为确实不存在什么“配方”,美国酒商的行为确实是依据于一种成分分析后的“模仿”,没有办法去追求他什么责任。“我觉得这个事情不能怨人家用了自己什么东西了,而是要反思自己,为什么没有想到,为什么做不到。”

  张居中说,在去年年底获悉贾湖遗址出土的陶器残留物就是酒类饮料存在的证据后,他在第一时间就给舞阳县有关领导打电话,提醒“赶快注册贾湖酒商标”,将保护贾湖品牌提上意识日程。“我当时就强调,不要光注册一个酒类,其它类的能注册的也都注册,这是一个潜藏着巨大价值的品牌!” 

  县委宣传部张杰民告诉记者,当地听取了张教授的建议,由该县一家酒厂注册了“贾湖”白酒和果酒商标。但注册后,产品生产不多,销量也不大,酒厂效益也很一般。“而且,当地的贾湖白酒沿用的仍旧是原先酒厂的工艺,并没有跟贾湖遗址发掘出来的这种含有稻米、山楂、葡萄的类似米酒的东西结合起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张居中说。他还认为:“我们也可从中获取经验教训和有益启示。若能和美国人合作进行开发,或许也是一件好事。” 

  对此,舞阳县宣传部副部长张杰民认为,这确实是一次教训,但舞阳县是省级贫困县,其经济条件并不允许在这方面有“太大的动作”,“县里一直在考虑招商引资,希望能够吸引外地客商来投资,但前提是有一个如何把贾湖村遗址的保护与开发结合起来,做成一个系列的东西的方案。这个我们还在规划当中,但现在更有了一种紧迫意识。”

  设想与美商合作开发贾湖酒

  在一部分人为贾湖古酒被美国酒商复制而遗憾的时候,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认为这实际上是贾湖文化保护与开发的一次契机。

  “通过这件事,我们贾湖文化的影响更大了,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我们贾湖遗址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而且我们也可以再注册新的酒类商标或者其它商标,进行产业开发。”张杰民告诉记者,实际上,县领导听说这个消息吃惊之余,认为这“是件好事”,是一次加快贾湖遗址文化保护与开发的机会。 

  记者从县委宣传部的一份文件上看到,实际上,该县在今年4月份已经成立了贾湖文化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由一位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开发的前提是规划,目前,我们已经跟中科大、,对于开发前景,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

  “我们现在的设想是,争取能够与美国方面进行合作,共同开发这个酒资源。毕竟,贾湖的文化资源在我们这里。”舞阳县委一位官员对记者说,他说这也是县领导在获知消息后的初步打算。尽管被美国酒商抢了先机,但这并不影响舞阳县对美国酒商“化敌为友”共同开发的诚意。
信息分享: